-可搜索 图书标题、作者、ISBN、条形码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和孩子一起去旅行(马黎燕馆长谈亲子旅游)

更多

家长资源

和孩子一起去旅行(马黎燕馆长谈亲子旅游)

日期:2015-03-30    浏览量:3746

有一句英文谚语,我非常喜欢:Hindsight is always better than foresight.我觉得旅行和很多其它的事情其实都一样,是可以分成行前、行中和行后三个阶段的。因为我是个老师,那就拿学一篇课文打比方吧。课前、课上、和课后三个阶段中,课前预习可以使上课的效率得到提高,课上的效率往往至关重要,而课后的复习则是巩固课上的内容。如果说三个阶段中唯一可以省略掉一步,那就要提到我之前说的那句英文谚语了。事情发生之前的先见之明固然可贵,但难免有失算的时候,事情发生之后如果还没有后见之明,那事情经历了也是徒然。虽然课前的预习可以使你提前预知上课的内容,但有时也会使你失去听课的激情。如果课上的内容与预期相差很多,又会心生沮丧。但课后的复习才能够真正使你查漏补缺,总结课上的所得和所失。

在旅行的过程中,有人在行前做好万全的打算,有人在行程中精心设计,也有人在旅行结束后总结得失。我个人对行前做好详细行程的人自然是佩服万分的,但是自己真心做不到,有时还是喜欢旅行有更多的不确定性,兴之所至随性地慢慢走走有时也是非常令人愉快的,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希望能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。对于在行程中精心设计,用各种方法记录各种见闻的人我同样也是心怀感佩,但有时又觉得旅行途中好好用心用眼去感受最重要,如果要求写这记那,会不会负担太重,失了旅行的根本。想来想去,还是旅行后的后见之明最不能舍弃,否则行前再准备,行中再精心,行后没有总结思考,似乎总是不够圆满。所以我的旅行策略基本就是:有时间做好基本的行前准备,但是要留下自由的余地。行程中尽量享受旅行,懒一点就用眼看,勤快一点就用笔记。行程之后要花很长时间慢慢回味,才能品出当时旅行的意义。但是很多人似乎省略的恰恰是行程之后的这个阶段。

其实和孩子一起旅行,三个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,只不过在我的心里,最重要的恰恰是最后一个阶段。

旅行前你可以不让孩子去做预习,但是自己对旅行还是要有基本的了解,来设计对孩子的引导。我们这次去的是澳大利亚,在做行程的过程中,就已经基本确定了重自然景观轻城市景观的基调。我给孩子设计的问题就是:南半球与北半球有什么不同?小学的孩子其实对南北半球是没有什么概念的,澳大利亚就是一个外国而已。旅游的过程中让他自己去找寻答案。在墨尔本同去的两家人分开旅行,另一家去逛的皇后市场,我只问了孩子要不要去南半球最大的博物馆看一看,那里有全球最大的展出标本,他就来了兴致,非去不可。到了博物馆,就自然而然对蓝鲸标本的制作录像产生了兴趣。如果我问孩子要不要去皇后市场感受一下墨尔本的世间百态,也许孩子就想去探索澳洲的城市特色了。如果你对于你要去的地方没有基本的了解,就无法引导孩子去找寻与众不同的东西。孩子还是比大人需要更多的安全感的,所以儿子对这次自由行最多的抱怨就是明天去哪里要干嘛都不知道。所以在和孩子一起旅行的过程中,也许让孩子更多地参与行前的阶段,是可以带给他们更多的安全感与操控感的。特别是一些人文类的景观,如果不事先了解,那么只能是走马观花,外行看热闹了。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例子。无论是去故宫、卢浮宫、还是敦煌,我都会事先和孩子一起看相关的纪录片,那样在庞大的博物馆和展品面前才不会不知所措,眼睛不知道往哪里放。我的孩子已经五年级了,我们正在策划今年暑假的下一次旅行,打算让孩子真正参与到行前的过程中来,让几个同行的孩子自己决定要去的目的地,自己设计路线,我们可以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持,推荐各种网站让他们去查找攻略、制定行程。

旅行中是最享受的阶段,不见得一定要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,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异国时光就是最重要的。我在旅行中最享受的就是一家三口连续两周24小时在一起,这在平时是不可能的。大人要上班,孩子要上学,每天相处的时间除去吃饭睡觉就少得可怜了。只有在旅行的时候,先生的应酬,孩子的作业才不会来打扰我们。今年春节是先生成年以来喝酒喝得最少的一个春节,年夜饭是先生掌勺在黄金海岸的公寓式酒店自己做的。如果我们没有出来旅游,年夜饭要么在饭馆吃,即便在家吃大概不是婆婆做就是妈妈做,是怎么也轮不到先生的,他最多帮个厨罢了。这样在一起的时光加上毫不拥挤的异国风光已经胜过一切了。先生爱好摄影,带了三个镜头、两个机身、一个三脚架,一个摄影包满满当当,我一只手都拎不动,机场安检还经常被询问,他一点不觉得麻烦。他早晨想拍日出,傍晚想拍日落,晚上想拍星空,见到袋鼠追半天,见到考拉停半天,在澳洲这样处处有壮观的风景,时时有呆萌的动物,每每有热情入境的美女帅哥,最关键背景里清清爽爽没有拥挤的游客的地方,他的时光该有多么惬意。小朋友呢,每天闲散的行程,不用赶东赶西,有时间和小伙伴去游泳,有时间和小伙伴玩游戏,吃着澳洲美味的水果,看着电视里没有字幕的英文电影,连猜带蒙也是挺傻挺乐呵的。在旅行的过程中,我们没有逼着孩子写游记做作业,就让他们玩,就让他们体会,就让他们感受,就像我们大人一样享受就好。

一次旅行绝不终止于到家的那刻。旅行的意义只有在后见之明里才能被充分挖掘。记录旅行是必不可少的(当然形式有很多种,爱写文章的孩子写游记,爱画画的孩子画画,做一本旅行剪贴本都是很好的方式)。有的孩子能在旅行过程中完成,那是最即时新鲜的,很多体验也只有在当时才会有,回味对孩子来说总是会有点难。那么就需要在旅行中用一些方式简明扼要地记录,以帮助孩子在旅行之后去回味总结。我们的方式就是爸爸的照片和片段的录音。相对于写和画,说话还是比较便捷,可以让孩子在每天睡觉前或者是车上用手机录下一天的感受等等。等旅行结束后就可以拿出来供回忆用。我的孩子五年级,不太爱画画,基本上文字就是他主要的记录方式。每次旅游之后的游记会分两种,一种就是流水账,把每天去了哪里看了什么听了什么想了什么写下来,往往是以时间或者地点分成不同的篇章。还有一种是流水账记完了之后自然而然会突出出来的总结。这第二种总结式游记的主题往往是水到渠成的。比如他去欧洲的游记,流水账记完之后就发现很多篇里提到了各种环保的做法,最后的总结式游记就是“欧洲的环保”。这次去澳大利亚,流水账以地点切分为墨尔本与大洋路、圣灵群岛与大堡礁、布里斯班与黄金海岸、悉尼大贝壳与海鲜市场。这几个流水账的标题加上澳大利亚国名中的“大”字,提醒了他,原来这次旅行主要就是见识了澳大利亚的“大”字。再一查,还有我们没有去的“大石头”澳大利亚真是处处都是“大”。在准备写游记的时候,整理了照片,重新看了很多博物馆和动物园的照片,在现场由于语言与时间的限制,对很多动物植物是不了解的。回家整理照片的时候就会和孩子一起看着照片上拍的动物介绍,去百度搜索,才发现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的鸟,才发现鸭嘴兽除了是单孔目的哺乳动物这点非常特别外,它的骨头里竟然能喷射出毒液,再细看拍摄的鸭嘴兽骨架上,真的有一截中空的骨头。这些都是我们在旅行途中不可能即时发现的知识,都要靠行程之后的总结来查漏补缺。同时,我们还发现有一类照片是无法归类到刚才的几个流水账中去的,那就是澳大利亚的人。于是孩子总结出了澳大利亚的最后一个“大”人的大方。就这样,一篇看上去可能要花不少心思写出来的游记,其实简简单单也就成形了。如果能给孩子一个展示的机会那就更好了。如果没有正式的对外展示的机会,我的做法就是写到博客上,先让家人去点赞就行。如果有正式的对外展示机会,当然对孩子的自信心是一个促进。但是最最重要的是给了他下次旅行继续记录的动力。

孩子一天天长大,能和你一起旅行的机会不会越来越多,只会越来越少。不要总想着是“带”着孩子去旅行,而是和孩子一起旅行,甚至是“跟”这孩子去旅行。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,只要你给他/她机会,他/她就一定会给你带来惊喜。也许是孩子在旅行中增强了自理的能力(和我们同行的孩子就喜欢做饭,在家里上学的时候根本没时间做,我们自由行大多数都是住公寓,有大大的现代化厨房给他做试验),也许是孩子用天真的眼睛看到了你已经麻木看不到的风景,也许是孩子用你早已失去的灵性写出了令你吃惊的诗歌,也许是孩子用你不曾想过的视角画出了不同的风景,也许是孩子总结出了你都不曾细想的旅行感悟。和孩子一起去旅行吧,他们一定会带给你惊喜。

金陵英文童书馆  马黎燕  2015年3月29日